《玄德》

一百一十二 刘大哥在看着你们!(3/4)

br>    但是下面三个阶层就有的说道了。

    因为在社会鄙视链条上,他们都是成体系的被鄙视者。

    虽然顶级社会圈子里也有鄙视链,但是那大多属于个人性质的鄙视链,并不普遍。

    而下面三个阶层则有着普遍的鄙视链,普遍被上一个阶层成建制成规模的鄙视和压迫,并且在社会文化上形成了这种鄙视压迫的传统,非常牢固。

    也因此,虽然古文学派规模庞大概念复杂,出身庶民、豪强地主和普通小士族的人都有,看起来极难团结,可是只要紧扣“逆袭”这个主题,就能找到团结他们的最大公约数。

    或者说,百万人里才能出现一个的成功逆袭者刘备就是那个最大公约数本身。

    刘备的存在,就是逆袭的最佳见证,是他们所有人共同的向往。

    而当这个逆袭者本身开始向他们传授逆袭要诀和法门的时候,当这个逆袭者本身开始有意无意在要诀与法门里面掺私货的时候,私货也就变成了要诀和法门。

    大汉不推崇个人努力,但是我刘备要说,个人努力不是没有意义的!

    刘备本身很清楚,逆袭需要莫大的机缘和绝强的实力,绝不是他三言两语就能说通的,他也根本不打算能够说通。

    但是值此时刻,他就是逆袭,逆袭就是他,他三言两语,就能让被狭窄的社会上升通道折磨的痛不欲生的三个阶层的人们亢奋、暴走。

    而且刘备也观察到了,古文学派起势之后,上层领导者们都以极快的速度脱离了群众。

    除了领袖郑玄出于某些政治目的和宣传目的还在广泛讲学,大部分领导者如卢植、服虔等人都有意无意的全身心投入了政治工作,开始钻研权术,而不是学术。

    或者说,他们打一开始也没有深入群众的想法,只是在特殊时刻不得不深入群众,接纳群众。

    事情结束了,好处到手了,就该切割了。

    古文学派是经典传承家族以及各家年轻子弟和优秀的门生之间的结合体,与你们这些大老远跑来雒阳求学的土财主家的傻儿子有什么关系?

    这些年轻士子甚至在高层眼里都不属于古文学派。

    这给了刘备崛起的契机。

    尤其在共情方面,刘备做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