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钢铁大亨》

16、管筱声(3/4)

确断代说出这是明末天启朝的东西,这可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好眼力。”

    管总心里震撼,这个条案一直没有准确断代,很多专家看过,只能笼统的说这是明朝中后期的东西。

    最后托人,请了一位故宫退隐的八十几岁老专家,才最终确定是天启末期才出现的款式。

    管总和一屋子的专家,肃然起敬,这小伙子其貌不扬,年纪轻轻,看着不到二十岁,居然是一个行家。

    行家和棒槌的待遇可不一样,立刻几个老人们都上前热情的寒暄。学无前后,达者为师。这行最看重真本事。

    其实杨凡哪里懂这些,小胖子屋里有一个一样的,小胖子吹嘘说这是南京最新出现的款式,三年前买来的。今年是崇祯元年,三年前不正是天启朝吗。

    杨凡虽然没有玩过古董,但他也听说过捡漏这个词,如果你不识货,人家就可以理直气壮的糊弄你。杨凡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让他们对自己有个重视。别人尊重你,为你办事才会尽心尽力。

    “杨兄弟,这几位是宝丽古代兵器和丝织品最有名的专家,咱们就一块看看。”

    “好的,几位老人家请”

    几个专家一进来眼睛就在那块丝织品上。那套盔甲只是扫了一眼。

    杨凡话音刚落,就纷纷戴上白手套,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了起来。

    杨凡有点郁闷,自己当个宝似的正蓝旗全套盔甲,居然被无视了。

    几个人看了有半个小时,又小声讨论了一下,最后都点点头。似乎形成了一致意见。

    管总问道:“陈老,这东西,我先看过,似乎是明代中期,苏州织造的作品。”

    一个老人点点头,说道:“这是苏州织造的精品,陀罗尼经被,上边的文字是梵文,是用特殊手法织出来的,不过这块上的经文只有上半部分,因此我推测应该还有另一块,两张一对。”

    其他几个专家也点点头,丝绸不容易保存,如果不是他们仔细鉴定了,这么好的品相,真以为是赝品。

    刚才他们甚至使用了手持显微镜和红外显微镜看过。准确的鉴别出了里边有一种蚕丝是近代已经灭绝的,其他蚕丝产地也在苏州,织造技术更是早已失传的方法。

    管总心里有些激动,表面仍然云淡风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