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小学。
养父不只是那所山村小学的老师,他还是校长、教务主任、校工和门卫。
因为山村小学就只有郑为民一个人在苦苦支撑。
哪怕工资长年被拖欠,不得不额外种了三亩玉米地,才能勉强维持生计。
哪怕那破学校夏天漏雨,冬天灌风,操场上的野草经常往外蹦兔子。
但那却是山里孩子能够在家门口可以就近读书的唯一地方。
山里的父母不指望这些孩子以后考上大学,光宗耀祖。
能读几年书,认点字,会写自己的名字,以后出去打工不至于连路牌都不认识就可以了。
所以那所山村小学对他们很重要。
学校没有了,山里娃再想读书,就只能去几十里外的镇上了。
镇上的初中和小学都没有宿舍,就是有,山里人也嫌贵。
所以要去镇上读书,只能靠走。
每天需要凌晨3点起床,背着一天的干粮,走四个小时的山路,7点才能到镇上。
一路上披星戴月,不但要小心路边的悬崖峭壁,还总能听到凄厉的狼嚎。
当然,高中就必须去镇上了。
苏飒读高中的时候,按照养父的意思,是让她住宿舍,忽然在镇上租一个房子。
可苏飒不愿意。
她宁可每天走读。
只为了可以每天看到养父和弟弟。
于是苏飒的高中生活,就是在每天往返80公里的山路上度过的。
她不觉得辛苦,相反还很喜欢一个人在山岭中行走的感觉。
然后上课睡觉睡得更踏实了。
直到发生了那件事,意外怀孕后才停止。
因此苏飒的养父郑为民,是十里八村最受人爱戴的人。
别的老师嫌弃山里苦,都跑了,只有郑为民坚持了十几年。
郑家秋收的时候,能来几百人帮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